知识库 > 财务估值 > 四、关于非公开发行及会计处理

5. 非公开发行会计处理总结    

  • 从上述几种常见的非公开增发实例处理过程,我们可以看到:
    (1)非公开增发是表象。公司非公开增发后,从表象而言,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(主要是股本和资本公积金的增加)
    (2)认购非公开增发的方式多种多样。有现金型、资产注入/资产置换型、债务资本化型、几种混合型
    (3)非公开增发的会计处理,从本质上一样的。首先,我们必须认购非公开增发股份到底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。单纯从财务角度来看,非公开增发后:
    非公开增发->股本和资本公积金增加(股东权益的增加)
    A.如果没有资产注入和债务减少(要假设增发股数、增发价格)->货币资金的增加
    B.单纯的资产注入(要假设增发股数、增加价格、注入的资产)->货币资金未必增加
    C.单纯的债务家少(要假设增发股数、增加价格、减少的债务)->货币资金未必增加
    D.混合型(以上几点的综合)
    实际上,我们从财务理论看这个问题:
    A.资产=负债+股东权益
    B.资产=流动资产(货币资金+应收账款+预付账款+存货+其他流动资产)+长期投资(长期股权+长期债权)+固定资产(固定资产+在建工程+工程物资)+无形资产
    负债=流动负债(短期借款+预收账款+其他流动负债)+长期负债(长期借款+其他长期负债)
      股东权益=股本+资本公积金+未分配利润+其他股东权益
     非公开增发后,股东权益的增加,必然引起:
    A.货币资金的增加
    B.资产的增加
    C.负债的减少
    D.主营收入和成本的变化
    具体到底是那些会计科目发生变化,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增发方式,具体处理。天软科技已经为各个会计科目的假设预留了接口,研究员要根据公司具体情况,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中,进行合理的未来假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