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
考夫曼基金是美国著名以投资新上市公司为主的基金,1986年,罗伦斯.奥瑞安(Lawrence
Auriana)及汉斯.乌许(Hans
Utsch)自创始人考夫曼手中接下此一基金的经营权以后,考夫曼基金的表现就突飞猛进,1988年投资报酬率达59%,1989年为47%,1991年高达79%,1991年至1995年短短4年之间,投资人的报酬率达两倍,到公元2001年7月底止,10年平均复利报酬为17.24%,即使2000年美国股市表现不佳,考夫曼基金仍有10.861%的正报酬率,管理资产达33亿美元,由于资产日益膨胀,考夫曼基金的投资不再限于新上市股。
由于考夫曼基金的优异表现,在2001年4月,被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-联邦投资人公司(Federated
Investors, Inc.:管理资产超过1600亿美元)并购,并改名为联邦考夫曼基金(Federated
Kaufmann Fund),罗伦斯.奥瑞安及汉斯.乌许虽然年龄分别达57及65岁,目前仍是考夫曼基金的灵魂人物。
投资程序:
考夫曼基金在投资之前的选股程序,有七大考虑重点如下:
- 公司产品的成长前景(The growth prospects for a company's
products)
- 产业景气前景的看法(The economic outlook for its
industry)。
- 公司新产品的发展(a company'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)
- 管理阶层的营运能力(its opera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)
- 预估基本价值和股价的相对关系(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
price of the security and its estimated fundamental
value)
- 相对的市场,经济及政治环境(relevant market, economic and
political environments)
- 财务特质分析,如资产负债表分析及总资产报酬率(financial
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alance sheet analysis and
return on assets)
罗伦斯.奥瑞安及汉斯.乌许在1995年接受吉普林杂志(Kiplinger
Magazine)专访时,曾透露投资之时,对本益比并不做任何限制,但亏损的公司或本益比太高的个股不会列入买进标的,而且特别重视边际毛利,喜欢每年获利成长至少20%以上的公司。
大师选股报告的使用方法:
由于考夫曼基金的方法,部份涉及公司产品、前景及产业经济景气的判断,因此,本系统只选取有关财务方面可量化的指标,作为选股标准。而考夫曼基金强调的是新上市股的操作,本MALL特别提供上市年数作为筛选标准之一。
- 上市年数低于3年,(年数为可变数,由会员自由更动)
- 三年平均税后净利成长率≧20%
- 最近一年毛利率>样本平均值
- 总资产报酬率>样本平均值
- 预估本益比<样本平均值
使用限制:
-
虽然罗伦斯.奥瑞安及汉斯.乌许对本益比的高低不太重视,但在其选股方法中仍提及预估基本价值和股价的相对关系,因此,本
系统以预估本益比的高低作为选股标准的一项,其中预估盈余以公司预估为准,若无公司预估则以投资机构预估代替,若两者皆无,则以三年平均成长率换算。
|